close
Blogtrottr
UDN健康醫藥
健康醫藥:精選不可不知的醫療常識以及最hot的生活議題,分為「健康話題」、「醫藥中心」、「美容兩性」、「生活話題」等單元。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Mobile App Design from scratch.

A step by step guide to learn how to design a great mobile app.
From our sponsors
飲食懶人包!8營養安撫經前暴怒
Apr 16th 2014, 00:46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妳幹嘛這麼生氣?月經來了嗎?」王先生開心請女友吃浪漫晚餐,卻莫名其妙被罵了一頓,生氣地質問,兩人當晚都帶著憤怒情緒入睡。事實上,受到體內荷爾蒙濃度的波動變化,有不少女性會在生理期或之前出現情緒低落、煩躁、腹悶、乳房腫痛等不適,影響生活品質和人際關係。營養師建議,在均衡且多元飲食的前提下,適度補充8大營養成分,也能預防或減輕經前症候群。

【關鍵營養1/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鈣有助於緩解痙鑾、強化神經系統的傳導反應,可幫助調節心跳、肌肉收縮。女性補充足夠的鈣質,有助於安定情緒、消除緊張壓力,建議每天攝取1200至1500毫克鈣質,常見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綠葉蔬菜、牛奶及其製品、小魚乾、蝦米、奇異果、黑芝麻等。

【關鍵營養2/鎂】

鎂有助於緩解痙鑾、具有調節神經細胞與肌肉收縮的功能,是能安定情緒、消除焦慮的營養素。洪若樸營養師表示,研究證實每日攝取250微毫克的鎂,足夠減輕經前頭痛症狀,常見含有高鎂的食物,包括全穀類、綠色蔬菜、豆類、堅果類、牛奶及其製品,以及海鮮。

【關鍵營養3/色胺酸】

色胺酸是一種天然的氨基酸,也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而血清素是神經傳導物質,能減緩神經活動,讓人安定放鬆,有效幫助睡眠,不過,色胺酸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必須透過食物才能攝取。建議有失眠、睡不好等經前症狀的女性,可適度補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例如肉類、牛奶及其製品、豆類、堅果類(以葵花子、芝麻、南瓜子含量最高)、香蕉等。

【關鍵營養4/醣類】

醣類(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組織能量的關鍵來源,也是消除緊張、疲勞的好幫手,能刺激胰島素分泌,進而協助更多的色胺酸進入腦中,合成血清素,達到幫助放鬆、減輕經前症候群的效果。富含醣類的食物中,以單醣的吸收效果最好,卻最容易造成肥胖、使血糖急遽升高,建議改而選擇多醣類的食物,如全穀根莖類。

【關鍵營養5/維生素B群】

洪若樸營養師表示,維生素B群能維護神經系統的穩定;維他命B6能改善血清素分泌,研究發現日服50微毫克維他命B6和250毫克鎂質,能減輕頭痛及情緒波動症狀。常見維生素B群豐富的食物,包括奶蛋類、肉類、蔬菜類及全穀類食物。

【關鍵營養6/大豆異黃酮】

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天然植物化的化合物,其結構與人類雌激素相似,每天適量補充有助於緩解經前症候群的不適症狀。奶蛋類、豆漿、黃豆、肉類、蔬菜類及全穀類食物,都是常見富含大豆異黃酮的食物。

【關鍵營養7/亞麻籽油】

亞麻籽油含主要脂肪酸亞麻籽油及α-次亞麻籽油,有助抑制前列腺素,減輕其在女性體內引起的腹部悶痛、乳房腫痛等經前不適症狀。

【關鍵營養8/月見草油】

月見草油是常見可預防經前症候群的營養成分,可以降低月經來潮的前列腺素濃度,調節動情激素(女性荷爾蒙),減輕情緒不穩、經痛、乳房腫痛等不適症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每天運動30分鐘 真能保持健康?
Apr 16th 2014, 00:27

【內容摘自《醫生沒說清楚的68個健康真相》,作者李察˙貝瑟,今周刊出版】
醫生沒說清楚的68個健康真相
如果你去閱讀坊間的建議,很容易就會受到挫折,美國衛生人力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建議1週5天,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以達到顯著的健康功效。但說真的,做到的人還真的不多!最近的研究顯示,只要一半的時間就能大大改善健康,這對那些很難每天都擠出半小時運動的人來說,實在是個大好消息。

台灣的研究人員花了12年追蹤四千多名成人,根據他們自述的每週活動量,這些人被分成5組:不活動、低度活動、中度活動、高度活動,以及非常高度活動。研究人員計算並比較了有運動的各組,以及自認毫不運動者的死亡風險和預期壽命,結果對於運動量少於建議量的人來說非常具正面意涵。

跟比較靜態的生活形態相比,一天只要15分鐘(或是每週92分鐘)的中度運動就能讓預期壽命延長3年,死亡風險也降低14%;如果運動量每天再增加15分鐘,受測者的預期壽命就會再延長4%,而且死亡風險也會降得更低些。

而這就是我們要的解答嗎?很遺憾地,不是!該研究並未隨機指派受測者進行特定程度的運動,而是由受測者自行決定;換句話說,運動量較大的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也做了會改善健康的其他決定。但以我來看,我相信就算是少量運動也能對你的健康和壽命帶來正面影響。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最新調查數據顯示,33%的美國成年人完全不運動,55%的人認為自己的活動量不算大。活動量不足的情況會隨著年紀惡化,這很可能是因為越來越多的醫療狀況影響活動能力。

若你每天運動超過15分鐘以上就請持續,但對於什麼都不做的人來說,請嘗試以15分鐘當作單位起身運動吧!

默默增加活動量的簡單訣竅

‧以爬樓梯取代搭乘電梯或手扶梯。
‧增加遛狗次數或時間。
‧辦雜事的時候,把車停在離店面稍遠的地方。
‧搭公車或捷運時,請提早一、兩站下車。
‧在街上漫步時,可以加快速度來增加效益。
‧可組團進行,鼓勵大家一起運動,人多樂趣多。邀請家人和朋友一起騎腳踏車出遊、快走或是爬山。
‧自願參加學校或社區活動中心的園藝日。
‧最重要的是,找出你喜歡的活動,並緩緩起步,這樣比較容易成功並維持,你可以之後視情況增加時間和激烈度。

皮膚黑色素瘤 可能會遺傳
Apr 13th 2014, 02:04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報導】

地球暖化,太陽好毒!科學家找到造成皮膚黑色素瘤的突變基因,而這個基因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

本研究日前發表在《自然:基因學》期刊,英國研究團隊發現,40%皮膚黑色素瘤患者是因為遺傳了一個稱作「POT1」基因的突變,造成表皮細胞癌化,對皮膚癌的研究又往前邁進一步。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黑色素瘤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很多人把它和黑痣聯想在一起,但黑色素瘤不一定和黑色素痣相關,是體質特異、基因突變造成。在什麼年紀的人身上都有可能出現,也有些婦女因為懷孕荷爾蒙變化,而使原本黑色素痣擴散,長成黑色素瘤。

趙昭明提醒千萬不能小看這種病灶,他曾收治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起初為腳掌第四及第五指間發現黑點,沒有留意,約兩個月後發現色塊擴散到腳掌、腳側,才就醫。做切片檢查後發現是黑色素瘤,為避免繼續擴散,甚至透過淋巴系統轉移到其他部位,緊急動刀切除腳掌,才保住一命。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徐嘉琪表示,黑色素瘤比較常見於西方人身上,東方人的發生率相對較低,但近年來都有收治此類患者,提醒民眾多加留意。黑色素瘤最常發生在手掌、腳掌等較容易磨擦的部位,有家族病史的人比較容易罹患,而且相較於皮膚癌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細胞癌更容易轉移,形成癌症後進行化療或放療的效果最差,因此致死率也是三種常見皮膚癌中最高的。

她提醒,身上若出現不尋常的色塊,或是黑痣異常變化時要特別注意。常見的檢查方式,即看色素斑點形狀是否對稱、色素斑的邊緣有無呈現不規則狀、色素顏色是否不均勻、色素是否過大。若有疑慮,應盡速就醫做切片檢查。

【2014/04/13 聯合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美女雲集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