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UDN健康醫藥
健康醫藥:精選不可不知的醫療常識以及最hot的生活議題,分為「健康話題」、「醫藥中心」、「美容兩性」、「生活話題」等單元。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Compare Hotels

Find great prices for amazing hotels wherever your next destination may be. It's simple to search 100+ sites at once!
From our sponsors
揮別濕漉人生!預防多汗臭味4撇步
Apr 16th 2014, 02:01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你經常腋下會出現濕濡一片的尷尬情況嗎?遇到潮濕燜熱的天氣,一般人會感覺不舒服,對於「多汗症」患者,更是苦不堪言。近來門診發現,原本只是輕微到中等程度的多汗症者,誘發成為嚴重的出汗,腋窩的大汗腺分泌汗水,並受到細菌的代謝產生陣陣刺激性味道,因而求診的人數有增多的情況。

多汗症患者腋下如兩濕漉,讓人尷尬不敢抬手。

多汗症患者腋下如兩濕漉,讓人尷尬不敢抬手。

多汗腋下如雨 尷尬又影響生活

多汗症者皮膚長期處於潮濕悶熱狀況,容易因為孳生細菌、黴菌,產生異味及皮膚疾病,引起身體的不舒服外,還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心理層面的挫折感與人際關係的障礙。例如,腋下如雨濕漉,讓人尷尬不敢抬手,手汗過多容易弄濕文件、不易滑動智慧型手機、不敢與人握手或牽手,甚至因為身體的異味,在人際交友上受到排擠等。

多汗症治療 新式微波除汗術

皮膚科專科醫師朱芃年表示,「多汗症」是一種汗腺過度分泌的疾病,主要是因為交感神經反射的亢進,而引起異常排汗,有些人的汗腺可生成所需正常排汗量的4-5倍,一般好發於腋下、手掌及腳掌,易受情緒、環境、溫度影響。

過去,針對「多汗症」的治療,大多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交感神經燒灼術、多汗口服藥,或是多汗外擦藥等方式來進行治療。但是,這一些治療方式,卻也存在著部份問題,例如肉毒桿菌注射如果不慎,可能造成出現手掌短暫性無力;交感神經灼燒術雖可達永久性效果,但有麻醉風險與術後疼痛,以及有手部乾燥發冷的副作用。

目前改善「多汗症」新的治療方式,是採取微波除汗術,強調不動刀、無疤痕、輕鬆快速告別汗如雨下的「濕漉人生」!朱芃年醫師表示,運用原理是透過電的磁性的性能反射,將能量匯集在真皮層及脂肪的交接處,針對汗腺進行破壞,使汗腺不再新生,改善腋下出汗情形。

【預防汗臭味4撇步】

1.徹底清潔:如果容易流汗,可以視情況勤洗澡,徹底清潔皮膚。

2.穿著透氣衣物:選擇棉質,且吸汗力強、透氣性佳的衣物,並記得若汗濕了就應該更換。

3.使用止汗劑:塗抹止汗劑在平日容易出汗的部位,包括腋下,使用時機建議於晚上洗完澡擦乾身體之後,若白天容易流汗,也可以在中午或下午時間,補擦一次。

4.保持飲食清淡:平時少吃大蒜、咖哩等重口味且會在體內停留較久時間的食物。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癌友飲食/無肉只吃菜? 均衡最重要
Apr 16th 2014, 01:43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鄭涵文/專題報導】

不少癌友認為,吃太多肉或油脂導致罹癌,於是治療後大量吃蔬菜,一滴油或一點肉都不敢碰。郵政醫院資深營養師黃淑惠表示,癌友需均衡飲食,熱量一定要充足。她解釋,不吃肉或只吃蔬果的極端飲食模式,擠壓其他營養素攝取空間,也會造成熱量不足。

「癌症手術或化療時,基礎能量需求是一般人1.2倍;癌友返家後是1.1倍;罹癌5年追蹤穩定者,可回歸正常飲食。」黃淑惠說,癌友因化療及手術,所需熱量較多,可視情況調整攝取,如消化系統癌友可少量多餐,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癌友還需選擇優質蛋白質,黃淑惠建議,可採取黃豆、蛋、魚的選擇順序,豆類食品應選食物原形較佳。多吃「豆子三兄弟」,即黑豆、毛豆、黃豆。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資深營養師黃翠華建議,這些優質蛋白質食物需多吃。

黃淑惠說,癌症患者易營養不良,恐致「惡病質」,造成抵抗力缺乏。她觀察發現,不少癌友營養不良,她建議平時可吃富含n-3脂肪酸食物,如杏仁、核桃等堅果類食品。

蔬果攝取應均衡,過與不及都不好。黃淑惠說,蔬果攝取應遵循579原則,學童每日5份蔬菜(3蔬2果)、女性7份(4蔬3果)、男性9份(5蔬4果),水果可在兩餐間當點心吃;且避免食用過量,以免血糖飆升。

此外,每日需喝水至少2千西西,若癌友胃口不佳,不妨吃些易誘發食欲的天然食物或香料,如九層塔、檸檬、胡椒、咖哩、迷迭香等,有了胃口後,再遵循營養飲食原則。

單元切除 肺腺癌免切整片肺葉
Apr 16th 2014, 01:42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張嘉芳】

Q我是菸齡超過30年的老菸槍,已過耳順之年,肺功能不好,若有肺腺癌一定要切除單片肺葉嗎?能否切除肺葉上的病灶就好?

A肺葉切除是治療肺癌的標準手術,部分年紀大且肺功能不理想的患者,若採傳統肺葉切除手術,即打開胸腔、切除肺葉,術後少了一片肺葉,肺功能恐更差,影響生活品質。

針對術前肺功能評估在邊緣值,尤其是年長的肺腺癌患者,術前需經肺臟核醫掃描精算局部肺功能,若評估無法切除肺葉,此時只能做化學、放射治療。

不過,目前有一種「單元切除」手術,直接拿掉肺葉該單元的病灶,進行局部單元切除及區域淋巴結摘除,也就是將供應此單元有關的肺動脈分枝、肺靜脈分枝及氣管分枝,結紮切除,患者術後存活率與標準肺葉切除術相當,不失為一種選項。

但單元切除手術有條件限制,對象多半是年紀大且肺功能差者,病灶部分須符合下述條件:病灶在電腦斷層影呈現以毛玻璃表現為主,至少超過50%以上;腫瘤小於2公分;支氣管腔內無看到結節或病灶;病灶侷限在肺葉周邊組織。

肺腺癌的單元切除手術健保已給付,部分患者術後可能出現疼痛、麻、不舒服等異常感覺,通常半年至1年會逐漸恢復、改善。

由於肺腺癌患者及早手術有較好的預後,存活率也較高,比較單片肺葉切除及單元切除,兩者存活率差不多,但單元切除的患者可享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不過,長期觀察肺腺癌患者的術後追蹤預後,20年前國外有回溯性研究追蹤報告指出,相較傳統肺葉切除手術,局部單元切除術後5年有較高的局部復發率,但這方面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尚無具體定論。

諮詢/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教授李世俊

吃出健康 癌友重要課題
Apr 16th 2014, 01:42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鄭涵文/專題報導】

衛福部昨天公布201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及排名,全年癌症新增人數9萬2682人,癌症時鐘也快轉,每5分鐘40秒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8秒。癌友增加,但癌症治療進步,患者存活率上升,如何與癌症共處,吃出健康,成為癌友重要課題。

5年前,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安義被診斷大腸癌第三期,切除了40公分的大腸,術後化療,胃口不好,1天至少得上30次廁所,體重降到40公斤。妻子想盡各種方法,希望葉安義有好胃口,後來嘗試將魚、肉、蔬菜打成細泥,再漸漸正常飲食,目前體重維持53或54公斤。

為幫助癌友,癌症關懷基金會數年前發起「癌存者飲食指導計畫」,由營養師提供諮詢,加上癌友紀錄飲食、生活品質問卷等,配合課程,協助癌友改善健康。第4梯次有20位癌友參加,半年後,癌友攝取食物種類從17.58種、增至26.13種,蔬果攝取增加,精緻穀類與澱粉減少,血液檢驗數值也正常。

圖/聯合報提供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說,20位癌友中,肝指數下降3人,血糖控制穩定7人,三酸甘油脂及尿酸降低各9人;多數民眾認為不易改善的高密度膽固醇數值,有13人上升。

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蕭寧馨統計3年,共85位癌友的資料發現,用營養飲食作為核心的照護方式,可提升癌友健康品質。國外研究顯示,攝取充足維生素D可降低乳癌及大腸癌風險,她建議,癌友每天應適度曬太陽,讓身體表面積盡量曝曬陽光。

另外,油品中脂肪酸組成比率,也影響癌友健康。蕭寧馨說,n-3脂肪酸含量比率較高者,能夠抗發炎,通常亞麻子油含較高比率的n-3脂肪酸:n-3脂肪酸也可以從杏仁、核桃、葵花子等堅果類中獲取。

多數民眾對油品不了解,蕭寧馨說,單一油類易致脂肪酸比率失衡,健康風險較高的癌友,油品選擇需諮詢專業意見。

肥胖不動愛吃肉 新興致癌因子
Apr 16th 2014, 01:41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胖又不動、不健康飲食與生活型態,已成為新興的致癌因子。前五大癌症中,乳癌及大腸癌皆與此有關。

專家表示,肥胖會促進癌症發展,如果又缺乏運動,易致免疫力下降,無法消除癌前病變,恐促成癌症生成。除了菸酒及檳榔等傳統致癌物外,台灣人嗜肉及不愛動,更是造成大腸癌及乳癌居高不下的主因。

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分析,國人肉類及油脂的獲供量,相對較大陸、日本、韓國、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國高出許多。另外,國人不愛運動比率更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卅個國家中居冠,女性缺乏運動率排名第一,男性不愛動則名列第二。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者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及大腸癌比率,較一般人高出一、兩倍。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表示,肥胖與乳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胰臟癌息息相關,肥胖會促進癌症發展。

肥胖會造成身體DNA損傷,啟動癌病變,雖然人體能修復細胞損傷,一旦修復不完全,加上缺乏運動、免疫細胞不良,即無法殲滅癌前病變。

圖/聯合報提供

「乳癌是文明病。」台中澄清醫院院長張金堅說,吃太好或太油、肥胖、熬夜、作息不定,皆會影響荷爾蒙分泌,增加乳癌罹患率。

衛福部立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表示,肥胖不只造成皮下脂肪細胞堆積,也讓細胞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恐致荷爾蒙變化,影響生殖及腸胃道系統,增加罹患乳癌、卵巢及大腸直腸癌風險。

專家建議,預防癌症除了應遠離菸、酒、檳榔等致癌物質外,還要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及健康飲食,少喝含糖飲料,減少攝取紅肉及高糖、高鹽、高油加工食品,以降低新興致癌因子危害。

全台279萬火山、暴龍女…更年期 別硬撐
Apr 16th 2014, 01:41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台灣推估有二七九萬名四十至五十四歲婦女正處在更年期,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更年期婦女都會出現熱潮紅、生殖道與性困擾、情緒失衡及失眠等問題。

台灣更年期醫學會自去年三月起,調查二百卅八名更年期婦女,發現前四大症狀依序為:火山族(熱潮紅)、乾太太(陰道與性困擾)、暴龍族(情緒失衡)與圓仔族(失眠)出現率分別為百分之百、九成、九成及八成。

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許朝欽說,碰到更年期困擾,很多女性不好意思說出來,都是硬撐過去。

更年期醫學會常務理事陳芳萍則呼籲,千萬不要硬撐,應積極尋求改善症狀,因為更年期熱潮紅嚴重的婦女,高血壓等三高的風險也會提高。

造成更年期不適的原因很多,陳芳萍提醒女性應注意飲食均衡並勤加運動。

圖/聯合報提供

許朝欽說,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最關鍵,除了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抗氧化的維生素C外,也可多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若症狀還不能緩解,再尋求藥物或保健食品。

資深營養師黃翠華說,比起保健食品,多元攝取自然食材才是王道。每種營養素都可從不同食物獲得,比保健食品僅萃取一到二種營養素健康許多,也較不擔心衛生或食品安全問題。

陳芳萍說,不少更年期婦女對荷爾蒙治療有疑慮,紛紛尋找替代療法,保健食品就是其一;但她們常挑到標示不明、來源不明的產品,讓醫師很頭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美女雲集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